拼音mái shēng huì jì
注音ㄇㄞˊ ㄕㄥ ㄏㄨㄟˋ ㄐ一ˋ
解释
“埋声晦迹”出自唐·杜牧的《遣怀》,意思是隐藏声音、隐藏踪迹。
全诗是回忆年轻时纵情声色、恣意享乐的往事,抒发感慨之情,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放荡生活的追悔、自责,说明作者重又振作精神,是积极进步的。
在“埋声晦迹”这一短语中,“埋声”意味着隐藏自己的声音或内心的声音,不再在他人面前展示或表现出来;“晦迹”则是隐藏踪迹,不再让人们轻易察觉到自己的行为或存在。这个短语可以理解为自我约束、自我控制,以及对自己的行为和言论进行低调处理。
出处《南史·萧修传》:“修静恭自守,埋声晦迹。”
用法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隐者。
感情埋声晦迹是中性词。
繁体埋聲晦跡
近义销声匿迹
更新时间:2024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