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jī shān zhī cāo
注音ㄐ一 ㄕㄢ ㄓ ㄘㄠ
解释
箕山之操,释义是:指清贫之士的节操。
此成语出自于《晋书·良吏传·陶侃》。陶侃在担任广州刺史期间,为了节省开支,连伙夫亦不雇请,饮食器具均自己铸制。赴任之初,行囊中只装着三件物品:一袋干粮,一捆箭,一个水壶。行军途中,在路过安徽寿县时,陶侃用陶器向一家农妇讨些饭食充饥。农妇看他衣着朴素,又见如此诚恳,就给他热了一碗剩饭。陶侃后来官至大司马,他一生都保持着这种“箕山之操”。
出处《后汉书 赵岐传》:“大丈夫生世,遁无箕山之操,仕无伊吕之勋,天不我与,复何言哉!”
例子清·魏秀仁《花月痕》第21回:“大丈夫生世,遁无箕山之操,仕无伊吕之勋,天不我与。”
用法作宾语;用于人的节操。
感情箕山之操是中性词。
繁体箕山之撡
近义箕山之节、箕山之志
更新时间:2024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