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bù chéng sān wǎ
注音ㄅㄨˋ ㄔㄥˊ ㄙㄢ ㄨㄚˇ
解释
**不成三瓦比喻不能互相谐调谐和,不合群**^[1]^。
该成语最早出处是春秋战国时期·郑国《尚书·舜典》:同律度量衡,以治天下;不协而并立,不成夫子。 意思是统一样式的量器,测量长短和容积的器具,用这些标准去治理天下;不一样心而同时并立的,不能成为君臣上下。《孟子》中也提出:夫物之不齐,物之情也;方六七十,如五六十,求也为之,比及三年,可使足民。
该成语在句中可以作宾语,也可以作主语,也可以修饰句子^[2]^。
出处《史记·龟策列传》:“物安可全乎?天尚不全。故室为屋,不成三瓦而陈之。”
更新时间:2024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