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xì ]
读音:xì
拼音:xi
简繁:郤
五笔:WWKB
五行:金
部外:暂无
五笔:WWKB
笔画:9画
吉凶:暂无
仓颉:CRNL
结构:左右
郑码:OOJY
四角:87627
区位:暂无
统一码:90E4
英汉互译:crack,opening,surname
笔顺:撇、点、撇、点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折折折钩/横撇弯钩、竖
笔顺演示时间 | 排名 | 时间 | 排名 | 时间 | 排名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最新 | 1200 | 2018年 | 无 | 2014年 | 无 |
2013年 | 无 | 2007年 | 无 | 2006年 | 无 |
1995年 | 无 | 1987年 | 无 | 1982年 | 无 |
明朝 | 无 | 元朝 | 无 | 宋朝 | 无 |
北宋 | 305 |
内容来源于:www.tangqie.com
郤姓主要源自:姬姓。
郤姓起源一
出自姬姓,以封地为姓。春秋时,晋献公征伐翟人,公族子弟叔虎奋勇当先,带领晋军攻破翟人营垒,打败了翟人。事后晋献公把郤邑(山西沁水下游一带)封给他,建立郤国,为子爵,称郤子。他的后代遂以封地为姓,称郤氏。是春秋时期郤宛的后代。郤氏在晋国世袭卿位,后来被晋厉公灭族,有子孙逃到楚国,楚昭王时郤宛任左尹,其子孙后代沿袭祖姓为郤姓。
郤姓起源二
源于满族,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。据史籍《清朝通志·氏族略·满洲八旗姓》记载:
⑴.满族锡克德氏,亦称希克特氏、锡赫特氏,满语为Sikde Hala,世居卦尔察(今俄罗斯乌苏里斯克)。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。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郄氏、郗氏、线氏、奚氏等。
⑵.满族锡克特哩氏,亦称西克忒里氏、石克特立氏、锡得胡立氏,是锡克德氏的早期分支,满语为Sikteri Hala,世居讷殷(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)、乌喇(今吉林永吉)、松花江与黑龙江沿岸等地,后多冠汉姓为郄氏、郗氏、西氏、胡氏、石氏、奚氏、邵氏等。
满族郄氏的正确读音皆作xì(ㄒㄧˋ)。
济阳郡:战国时期为魏国城邑,西汉时期改置为济阳县,治所在今河南省兰考县东北部。济阳县在唐朝初期并入冤句县。晋朝惠帝时将陈留郡的一部份划出来设置济阳郡,治所在济阳,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兰考县、山东省东明县以及定陶县一带地区,距今河南省正阳县不远。晋惠帝后来将陈留郡的一部份划出来设置济阳郡,治所在济阳,辖地在今河南省兰考县、山东省东明县、定陶区一带,距今河南省德正阳县不远。东晋后期晋室南渡后,济阳郡被废黜。
济阴郡:汉景帝中元六年(丁酉,公元144年)置济阴国,汉元帝初元元年癸酉(公元前48年,一说汉武帝建元三年)改为济阴郡,治所在定陶(今山东定陶区),其时辖地在今山东菏泽附近、南至定陶、北至濮城地区。东汉元帝初元元年(癸酉,公元前48年)改为济阴郡,辖地在今山东省定陶区一带。
山阳郡:古代山阳郡有二:①汉景帝中元六年(丁酉,公元前144年)将梁国分置为山阴国,不久以后的汉武帝建元年间(公元前140~135年),又将其改为山阳郡,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独山湖周围金乡县一带地区。②东晋朝义熙年间(公元405~418年),晋安帝将广陵郡分置山阳郡,治理山阳附近的地区,其时辖地在今在今江苏省清江、淮安一带。至隋朝初年(辛丑,公元581年),隋文帝又移其治所到今江苏省淮安市一带地区。
济阳堂:以望立堂。
济阴堂:以望立堂。
山阳堂:以望立堂。
中军堂:晋国大夫郤谷通礼乐,敦诗书,懂兵法,晋文公姬重耳晋升他为中军(大元帅、执政上卿),另封其弟郤溱为中军佐(副元帅),因此郤氏后裔子孙建有“中军堂”。
丹桂堂:晋朝时期的郤誢举贤良对策试,为天下第一,自视为“桂林之一枝,昆山之片玉”。后以“郤誢丹桂”、“郤誢高第”喻科举及第,荣登榜首,获得功名,因此有郤氏后裔子孙建“丹桂堂”。
高第堂:同丹桂堂。
一、郤xì
现行地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蔚县,山西之太原、阳泉、朔州、长治、临汾,陕西之韩城,贵州之三都,云南之陇川等地有分布。汉族、苗族有此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,归“入声”部。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“《姓氏辨证》:郤,音‘隙’,俗作“郄”。郤氏,姬姓。晋公族大夫食采于郤,以邑为氏。望出济阴、山阳。”郤邑,当在今山西沁水下游一带地方。按:“沁水”,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作“泌水”。误。春秋时晋有郤文,生豹;豹生芮,芮生缺。三国时蜀有郤正;明代有郤忠,洪武进士;又有郤祥,行唐人,以孝闻。
二、郤
郤姓分布:湖北钟祥、台湾台南、台东、山西广灵、代县等地均有此姓。
郤姓起源:
1、系自姬姓。晋公族大夫食采于郤(故城在今河南武陟西南之郤乡),以邑为氏。
2、抱罕郤氏,羌姓。北魏时有郤铁忽反,自称水池王,见《通鉴》。
郤姓名人:
郤芮,春秋时晋大夫。郤广,元时行唐人,成宗时以文臣授元帅府左辅监军。
郡望:济阴,山阳。
变化:俗作郄。
郤姓古代名人
郤正三国,蜀汉太守。博览坟籍,弱冠能文,为秘书令史,迁郎至令。澹于荣利,仪则先儒。
郤犨春秋,晋国大夫,有才辩。与郤锜、郤至组成春秋中期晋国权臣集团。三人皆晋国郤氏家族成员,时人称之三郤,又作三郄。
郤缺春秋,晋国大夫。耨于冀,其妻钶之,相敬如宾。文公闻其事,用为下军大夫。
郤芮春秋,(生卒年待考),亦称郄芮。著名晋国大夫。春秋时期,晋献公征伐翟人,战斗中,公族子弟叔虎奋勇当先,带领晋军攻破翟人营垒,打败了翟人。事后晋献公把郤邑封给他。叔虎的二儿子郤芮后来又被封在冀邑,又称冀芮,后衍生出冀氏一族;三儿子郤义是郤至的先祖,后衍生出温氏。郤氏在晋国世袭卿位,郤芮是晋国旧族。晋献公为国君的时候,郤芮接续叔虎做大夫,是公子夷吾的党羽。骊姬之乱以后,公子夷吾出逃在外,郤芮跟随夷吾出逃。等到晋献公逝世,里克等人在国内杀死了骊姬姐妹所生的公子,准备迎立公子重耳的时候,郤芮向公子夷吾献计,从而使夷吾得到秦国的帮助,回国做了国君,即晋惠公。后来晋文公回国之后,郤芮怕晋文公会惩罚晋惠公的党羽,于是就和吕甥一起密谋烧掉晋文公所住的宫室,并杀了晋文公。不料,他们的谋划被寺人揭发了,两人虽烧了宫室,却没有找到晋文公,只好赶快逃跑。后来,郤芮被秦穆公诱杀了。郤芮的这一反叛行经,后来还影响到了郤缺的政治生涯。
郤克春秋(公元前?~前586年待考),亦称郄克,郤缺之子。著名春秋时期晋国大夫。弭之战时,郤克做了上军佐,显然是继承了郤缺的卿位。不过他在此战之中并没有什么表现,只是跟着上军将士会带领完整的上军撤了回去。 鲁宣公十七年,郤克出使齐国,齐顷公让女眷躲在帷幕后面看晋国来的使者,当她们看到郤克是个瘸子时,哄然大笑。受到如此侮辱,郤克感到非常愤怒,发誓要报这个仇。他留下副使栾京庐,让齐国谢罪,自己则回国要求晋景公出兵伐齐。 晋景公拒绝了他的请求。郤克又请求用自己的家兵,也没有得到批准。 这件事让士会看在眼里,觉得如果不让郤克出这口气的话,有可能引起郤氏在国内作乱。于是士会自己便依然辞职,让郤克做了中军将。 三年之后的鲁成公二年,郤克率晋军征伐齐国。在进军途中,司马韩厥要杀个犯错之人,因该人与郤克关系很好,郤克便急忙赶去想救下那个人,但是等他赶到时那人已经被杀了。郤克马上命令将被杀的人悬起示众,并向他的车夫解释说,他这么做是为了替韩厥分担责任。 晋齐两军在鞌地大战,郤克被箭射伤了,但仍然坚持擂鼓不断,晋军将士受到鼓舞,拼命冲杀,大胜齐军。得胜回国之后,晋景公慰劳参战的三个卿,郤克推让功劳,显得很是谦虚。 又过了三年的鲁成公五年,郤克病逝。
郤彀春秋,(生卒年待考),亦称郄彀,著名晋国将领。晋文公在被庐阅兵,列三,谋元帅,大夫赵衰说:“郤縠宣传《礼》、《乐》,研究《诗》、《书》,一定会懂得带兵的道理。”晋文公便让他率领中军。
郤至、郤犨、郤錡春秋(公元前?~前574年待考),亦称郄至、郄犨、郄錡,分别为郤克之长、次、幼子。著名晋国大夫,“三郤”。
郤巡东汉,(生卒年待考),亦称郄巡。著名侍中。
郤誢晋朝,(生卒年待考),亦称郄誢、郄诜,字广基;济阴单父人(今山东单县)。著名雍州刺史。学问好,识见多,气宇不凡,办事果断,能洞察世事,有政绩而爱到朝野一致赞誉。郤誢使父郤晞,官为尚书左丞。郤誢博学多才,瑰伟倜傥,不拘细行,州郡礼命并不应。晋泰始中期,晋武帝诏告天下举贤良直言之士,太守文立推举郤誢应选。郤誢在任期间威严明断,甚得四方声誉,后病逝于官任上。其子延登为州别驾。
郤永明朝,(生卒年待考),亦称郄永。著名辽东总兵。
郤忠明朝,(生卒年待考),亦称郄忠;河北行唐人。官吏。明朝洪武年间进士。他为官职之时,正值荒年,百姓生儿生女都因无法养活而弃之荒野,郤忠见了心疼,颁布禁止弃子令,并将自己的俸禄拿出以济穷人,获生者甚众。他在任期间,公证廉明,百姓向善,决狱无滞,监牢都是空的。临漳、行唐二县百姓皆誉称郤忠为好官。
济阳郡:战国时期为魏国城邑,西汉时期改置为济阳县,治所在今河南省兰考县东北部。济阳县在唐朝初期并入冤句县。晋朝惠帝时将陈留郡的一部份划出来设置济阳郡,治所在济阳,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兰考县、山东省东明县以及定陶县一带地区,距今河南省正阳县不远。晋惠帝后来将陈留郡的一部份划出来设置济阳郡,治所在济阳,辖地在今河南省兰考县、山东省东明县、定陶区一带,距今河南省德正阳县不远。东晋后期晋室南渡后,济阳郡被废黜。
济阴郡:汉景帝中元六年(丁酉,公元144年)置济阴国,汉元帝初元元年癸酉(公元前48年,一说汉武帝建元三年)改为济阴郡,治所在定陶(今山东定陶区),其时辖地在今山东菏泽附近、南至定陶、北至濮城地区。东汉元帝初元元年(癸酉,公元前48年)改为济阴郡,辖地在今山东省定陶区一带。
山阳郡:古代山阳郡有二:①汉景帝中元六年(丁酉,公元前144年)将梁国分置为山阴国,不久以后的汉武帝建元年间(公元前140~135年),又将其改为山阳郡,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独山湖周围金乡县一带地区。②东晋朝义熙年间(公元405~418年),晋安帝将广陵郡分置山阳郡,治理山阳附近的地区,其时辖地在今在今江苏省清江、淮安一带。至隋朝初年(辛丑,公元581年),隋文帝又移其治所到今江苏省淮安市一带地区。
济阳堂:以望立堂。
济阴堂:以望立堂。
山阳堂:以望立堂。
中军堂:晋国大夫郤谷通礼乐,敦诗书,懂兵法,晋文公姬重耳晋升他为中军(大元帅、执政上卿),另封其弟郤溱为中军佐(副元帅),因此郤氏后裔子孙建有“中军堂”。
丹桂堂:晋朝时期的郤誢举贤良对策试,为天下第一,自视为“桂林之一枝,昆山之片玉”。后以“郤誢丹桂”、“郤誢高第”喻科举及第,荣登榜首,获得功名,因此有郤氏后裔子孙建“丹桂堂”。
高第堂:同丹桂堂。
一、郤xì
现行地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蔚县,山西之太原、阳泉、朔州、长治、临汾,陕西之韩城,贵州之三都,云南之陇川等地有分布。汉族、苗族有此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,归“入声”部。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“《姓氏辨证》:郤,音‘隙’,俗作“郄”。郤氏,姬姓。晋公族大夫食采于郤,以邑为氏。望出济阴、山阳。”郤邑,当在今山西沁水下游一带地方。按:“沁水”,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作“泌水”。误。春秋时晋有郤文,生豹;豹生芮,芮生缺。三国时蜀有郤正;明代有郤忠,洪武进士;又有郤祥,行唐人,以孝闻。
二、郤
郤姓分布:湖北钟祥、台湾台南、台东、山西广灵、代县等地均有此姓。
郤姓起源:
1、系自姬姓。晋公族大夫食采于郤(故城在今河南武陟西南之郤乡),以邑为氏。
2、抱罕郤氏,羌姓。北魏时有郤铁忽反,自称水池王,见《通鉴》。
郤姓名人:
郤芮,春秋时晋大夫。郤广,元时行唐人,成宗时以文臣授元帅府左辅监军。
郡望:济阴,山阳。
变化:俗作郄。
一、郤xì
现行地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蔚县,山西之太原、阳泉、朔州、长治、临汾,陕西之韩城,贵州之三都,云南之陇川等地有分布。汉族、苗族有此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,归“入声”部。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“《姓氏辨证》:郤,音‘隙’,俗作“郄”。郤氏,姬姓。晋公族大夫食采于郤,以邑为氏。望出济阴、山阳。”郤邑,当在今山西沁水下游一带地方。按:“沁水”,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作“泌水”。误。春秋时晋有郤文,生豹;豹生芮,芮生缺。三国时蜀有郤正;明代有郤忠,洪武进士;又有郤祥,行唐人,以孝闻。
二、郤
郤姓分布:湖北钟祥、台湾台南、台东、山西广灵、代县等地均有此姓。
郤姓起源:
1、系自姬姓。晋公族大夫食采于郤(故城在今河南武陟西南之郤乡),以邑为氏。
2、抱罕郤氏,羌姓。北魏时有郤铁忽反,自称水池王,见《通鉴》。
郤姓名人:
郤芮,春秋时晋大夫。郤广,元时行唐人,成宗时以文臣授元帅府左辅监军。
郡望:济阴,山阳。
变化:俗作郄。
济阳郡:战国时期为魏国城邑,西汉时期改置为济阳县,治所在今河南省兰考县东北部。济阳县在唐朝初期并入冤句县。晋朝惠帝时将陈留郡的一部份划出来设置济阳郡,治所在济阳,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兰考县、山东省东明县以及定陶县一带地区,距今河南省正阳县不远。晋惠帝后来将陈留郡的一部份划出来设置济阳郡,治所在济阳,辖地在今河南省兰考县、山东省东明县、定陶区一带,距今河南省德正阳县不远。东晋后期晋室南渡后,济阳郡被废黜。
济阴郡:汉景帝中元六年(丁酉,公元144年)置济阴国,汉元帝初元元年癸酉(公元前48年,一说汉武帝建元三年)改为济阴郡,治所在定陶(今山东定陶区),其时辖地在今山东菏泽附近、南至定陶、北至濮城地区。东汉元帝初元元年(癸酉,公元前48年)改为济阴郡,辖地在今山东省定陶区一带。
山阳郡:古代山阳郡有二:①汉景帝中元六年(丁酉,公元前144年)将梁国分置为山阴国,不久以后的汉武帝建元年间(公元前140~135年),又将其改为山阳郡,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独山湖周围金乡县一带地区。②东晋朝义熙年间(公元405~418年),晋安帝将广陵郡分置山阳郡,治理山阳附近的地区,其时辖地在今在今江苏省清江、淮安一带。至隋朝初年(辛丑,公元581年),隋文帝又移其治所到今江苏省淮安市一带地区。
济阳堂:以望立堂。
济阴堂:以望立堂。
山阳堂:以望立堂。
中军堂:晋国大夫郤谷通礼乐,敦诗书,懂兵法,晋文公姬重耳晋升他为中军(大元帅、执政上卿),另封其弟郤溱为中军佐(副元帅),因此郤氏后裔子孙建有“中军堂”。
丹桂堂:晋朝时期的郤誢举贤良对策试,为天下第一,自视为“桂林之一枝,昆山之片玉”。后以“郤誢丹桂”、“郤誢高第”喻科举及第,荣登榜首,获得功名,因此有郤氏后裔子孙建“丹桂堂”。
高第堂:同丹桂堂。
一、郤xì
现行地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蔚县,山西之太原、阳泉、朔州、长治、临汾,陕西之韩城,贵州之三都,云南之陇川等地有分布。汉族、苗族有此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,归“入声”部。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“《姓氏辨证》:郤,音‘隙’,俗作“郄”。郤氏,姬姓。晋公族大夫食采于郤,以邑为氏。望出济阴、山阳。”郤邑,当在今山西沁水下游一带地方。按:“沁水”,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作“泌水”。误。春秋时晋有郤文,生豹;豹生芮,芮生缺。三国时蜀有郤正;明代有郤忠,洪武进士;又有郤祥,行唐人,以孝闻。
二、郤
郤姓分布:湖北钟祥、台湾台南、台东、山西广灵、代县等地均有此姓。
郤姓起源:
1、系自姬姓。晋公族大夫食采于郤(故城在今河南武陟西南之郤乡),以邑为氏。
2、抱罕郤氏,羌姓。北魏时有郤铁忽反,自称水池王,见《通鉴》。
郤姓名人:
郤芮,春秋时晋大夫。郤广,元时行唐人,成宗时以文臣授元帅府左辅监军。
郡望:济阴,山阳。
变化:俗作郄。
其他姓氏
[ 郤 ]字的同音字 - [ xi ]
[ 郤 ]的同部首字 - [ 阝 ]部